《大学生村官园地》  
上一期    下一期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发布

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小康在江苏乡村大地如期实现

   期次:2019年第06期   作者:沈 轩   查看:68   

3月18日,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当前全省三农工作形势,介绍、解读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主要特点和重点内容。省委副秘书长赵旻表示,一号文件按照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和十项重点工程,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小康在江苏乡村大地如期实现。

为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在“三农”干部配备方面,要求注重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地方各级党政班子。提出清理评比考核、加强表彰奖励、建立县域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和乡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制度、发展乡村职业教育等一系列政策要求,确保让基层干部有能力、有精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三农”发展要素配置方面,文件要求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县域内开展土地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可以为符合条件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建设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各类产权交易“应进必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等。

在“三农”资金投入方面,文件要求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在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文件要求区域供水、公路、交通运输、公共照明、电气、信息基础和各类公益性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向乡村广泛延伸,还要求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殡葬、社会保险、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实现更高水平覆盖,推动全省逐步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到2020年,江苏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仍在农村、焦点仍在农业、难点仍在农民。 (下转2版)(上接1版)省委一号文件立足今明两年,对标对表,列出了九个方面40条任务,并进行逐一部署,比如现代农业建设、乡村产业、农村改革、社会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条条都是硬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文件要求必须全力实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聚焦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重点片区,全面排查解决低收入农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措施落实,探索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确保6000元以下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重点帮扶县(区)全部退出。
      加快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文件要求从“四化同步”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在编制完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乡镇集聚带动作用,集中财政补助、土地指标有偿调剂等资金,强化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突出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群体,有力有序推进建设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改善。
       围绕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文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环节,开展美丽宜居村庄、最美庭院、水美乡村和绿美村庄等一系列创建活动,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全面改善乡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
       据介绍,一号文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注重与管全面、管长远的政策文件相衔接,既突出今明两年的硬任务,又注重政策要求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同时针对规划明确的乡村振兴三个发展阶段,文件围绕2020年目标,要求各地加快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乡村振兴推进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和落实。
       在全面落实落细中央要求的基础上,一号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增加了改善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等特色工作,明确了今明两年36项硬指标。各项目标设定既符合江苏省情和发展阶段,也具有一定挑战,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实现。在乡村产业发展上,文件要求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优化提升粮食产能,大力实施8个千亿元级产业规划。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要求做好乡村规划布局,在村域内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在农村改革创新上,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的不动产权籍调查,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人、固化到户。在农村社会保障上,明确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75元、到2020年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60元。

江苏海洋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963次访问,全刊已有3229487次访问